永嘉發布《古道地圖》推薦7條古道 | |||||
|
|||||
永嘉縣文廣旅體局近日發布《永嘉古道地圖》,向大家推薦7條開發比較完善的風景秀麗古道,歡迎大家去走一走。 1、芙蓉嶺古道: 始建于清朝,是曾經連接大、小楠溪的交通要道,起于大若巖鎮龍垟村茅垟自然村(大洲坑),經芙蓉嶺,至巖頭鎮鄭岙村,東西走向,全長約7公里,平均道寬1米,硬石鋪就,偶爾間有泥路。 特色:兵家要隘 2、麻谷古道:始建于唐天寶年間,位于永嘉南城街道新民村麻谷山,整條古道經烏牛街道西葉村、東嶂村、十八垅村,止于樂清白石街道石門村,全長16.5公里。 特色:禪宗秘境 3、下寮古道:起于沙頭鎮下城岙村,經下寮、施古院、馬蘭坦、中降、冷節田、陳下山,至大若巖鎮藤溪村(桐州林場),東西走向,全長16公里,平均道寬約1.2米,由條石、礫石筑成,古道距今約500年。 特色:谷幽景奇 4、白水漈古道:興起于晉代,起點在甌北街道白水村,經水碓庵、白水漈口、麻山、蒲瓜尖、黃田岙、浦邊,至南城街道李家村(岙底),長約12.5公里,并與其他古道聯接。 特色:是甌北最長、最高、保持最完整的一條古道 5、下石坑古道:是甌渠到巽宅古道中一段,始建于北宋,由衙門出資修建,起于橋下鎮甌渠村,途經下加山、婁川、西坑下垟、底岙、下石坑、東山、沙埠、麻埠,至巽宅鎮巽宅村,可通往麗水縉云縣,南北走向,古道全長約13.5公里,平均道寬2米,路面由條石、卵石筑成。 特色:芳草萋萋 6、九龍山古道:起于沙頭鎮古廟上路垟村,經潘垟村、陡門村至東坑村,止于樂清市四都江岙村,東西走向,全長約17公里,平均道寬1.2米,路面早期用不規整的頑石,中晚期用條石鋪筑而成。 特色:雁山勝景 7、廿四盤古道:又稱廿四盤嶺十二垅古道,起于橋頭鎮溪心村,經坑底、潘羅村、降頭村、至橋下鎮湖莊村。廣頭村又有分路至橋下鎮陳岙村。南北走向,全長約10公里,平均道寬1米,山石鋪路。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,嶺半腰間有梯田丘山。 特色:田園風光 |
|||||